大德(1297年二月—1307年)是中國歷史上元成宗鐵穆耳第二個的年號,共使用了11年。大德十一年五月元武宗海山即位沿用。[1] 快速預覽 大德在大蒙古國、元朝和元成宗時期的位置。 ... 大德 1297年二月-1307年 政權 元朝 君主 元成宗鐵穆爾 歷時 11年 大德在大蒙古國、元朝和元成宗時期的位置。 關閉 改元 元貞三年——二月,元成宗有詔改元大德。[2][3] 大德十一年——正月,元成宗去世。五月二十一日,元武宗海山即位。十二月二十九日,有詔明年改元至大。[4][5] 西曆紀年對照表 更多資訊 大德, 元年 ... 大德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公元 1297年 1298年 1299年 1300年 1301年 1302年 1303年 1304年 1305年 1306年 干支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大德 十一年 公元 1307年 干支 丁未 關閉 大事記 大德七年——山西洪洞、趙城一帶發生8級地震[6],造成200,000到475,800人死亡,大震後餘震數年不止,加之連續三年天旱無收,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越南 興隆(1293年-1314年):陳朝—陳英宗陳烇之年號 日本 永仁(1293年-1299年):伏見天皇與後伏見天皇之年號 正安(1299年-1302年):後伏見天皇與後二條天皇之年號 乾元(1302年-1303年):後二條天皇之年號 嘉元(1303年-1307年):後二條天皇之年號 德治(1307年-1308年):後二條天皇與花園天皇之年號 參考文獻 [1]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94-195頁。 [2]宋濂. 元史本紀第十九成宗二. 維基文庫 (中文).「〔大德元年二月〕詔改元赦天下。」 [3]柯劭忞. 新元史本紀第十三成宗上. 維基文庫 (中文).「〔大德元年二月〕改元貞三年為大德元年,赦天下,免上都、隆興差稅三年,詔曰:『朕荷天地之洪禧,承祖宗之丕祚,仰進成憲,庶務和平。比者,藥木忽兒、兀魯速不花、朵兒朵懷等去逆效順,率眾來附。畢會宗親,釋其罪戾。適星芒之垂象,豈天意之儆予。宜推一視之仁,誕布更新之化。可改元貞三年為大德元年。於戲!側身修行,咸攄奉若之誠,革故鼎新,幸底雍熙之治。諮爾臣庶,體予至懷。』」 [4]宋濂. 元史本紀第二十二武宗一. 維基文庫 (中文).「〔大德十一年五月〕甲申,皇帝即位於上都,……十二月……庚申,詔曰:『仰惟祖宗應天撫運,肇啟疆宇,華夏一統,罔不率從。逮朕嗣服丕圖,纘膺景命,遵承詒訓,恪慕洪規,祗惕畏兢,未知攸濟。永思創業艱難之始,煢然軫念;而守成萬事之統,在予一人。故自即位以來,溥從寬大,量能授官,俾勤乃職,夙夜以永康兆民為急務。間者,歲比不登,流民未還,官吏並緣侵漁,上下因循,和氣乖戾。是以責任股肱耳目大臣,思所以盡瘁贊襄嘉猶,朝夕入告,朕命惟允,庶事克諧,樂與率土之民,共享治安之化,邇寧遠肅,顧不韙歟。可改大德十二年為至大元年。誕布惟新之令,式孚永固之休。存恤征戍蒙古、漢軍,拯治站赤消乏。弛山場、河泊、蘆蕩。禁圍獵飛放,毋得搔擾百姓,招誘流移人戶。禁投屬怯薛歹、鷹房避役,濫請錢糧。勸農桑,興學校,議貢舉,旌賞孝弟力田,懲戒游惰。政令得失,許諸人上書陳言。僧、道、也里可溫、答失蠻,並依舊制納稅。凡選法、錢糧、刑名、造作一切公事,近侍人員毋得隔越聞奏。』」 [5]柯劭忞. 新元史本紀第十五武宗. 維基文庫 (中文).「〔大德十一年五月〕甲申,帝即位,……十二月……庚申,詔曰:『……可改大德十二年為至大元年。……』」 [6]中国历史上最惨重的地震:山西洪洞赵城大地震_天气新闻_东方天气网. tianqi.eastday.com. [202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7). 深入閱讀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pdf).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05].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5). 參看 中國年號列表 其他政權使用的大德年號 前一年號:元貞 元朝年號 下一年號:至大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